精选内容
-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诊断报告中的英文缩写解读
在冠状动脉CTA诊断报告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大写英文字母组合(即英文首字母缩写),让人看不懂这是什么意思,下面给大家解读一下:报告描述中的常用英文缩写:CTA:CT血管成像;RCA:右冠状动脉,CB:圆锥支,AM:锐缘支,PDA:后降支,PLA:左室后支;LM:左冠状动脉主干;LAD:左前降支,对角支:D对角支,Sep室间隔支;RI:中间支;LCX:左回旋支,OM:钝缘支;CAD-RADS:冠状动脉疾病报告与数据系统,是一种用于标准化冠状动脉CTA检查结果的分类系统,旨在帮助医生更清晰地评估和报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并指导临床决策;报告诊断中的附加修饰符(补充说明):V:存在易损斑块(高风险特征);S:有冠状动脉支架,需评估是否再狭窄;G:有搭桥血管,需评估通畅性;N:图像质量差,无法明确诊断。
吕京光医生的科普号2025-08-04459
0
1
-
怀疑自己得冠心病,可以通过冠脉CTA诊断和指导治疗吗?还是必须做冠脉造影?CTA准确度怎么样?
爱心肺扬肺动脉高压2025-08-0438
0
0
-
心脏检测工具箱:彩超、心电图与冠状动脉CTA的角色
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管理中,心脏彩超、心电图(ECG)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是三种重要的检查手段。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应用。心脏彩超,是一种无创检查,通过超声波来实时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它可以评估心脏的大小、形状、瓣膜功能以及心肌的运动情况。心脏彩超常用于检查心脏病患者,帮助医生识别心脏瓣膜病、心衰或先天性心脏病等情况。其最大优势在于无辐射、操作简便,适合各种人群。心电图,是一种记录心脏电活动的检查方法。通过在身体表面放置电极,心电图可以捕捉心脏的电信号,并以波形图的形式呈现。它是评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和心脏病的常规工具。心电图的优点在于快速、无创且便于随时监测,但其对心脏结构的评估能力有限。冠状动脉CTA,则是一种先进的影像学检查,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和造影剂,能够清晰显示冠状动脉的结构。此检查用于评估冠状动脉是否存在狭窄或阻塞,帮助诊断冠心病。冠状动脉CTA提供了高分辨率的影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但通常需要使用造影剂,可能存在过敏和肾功能影响的风险。总之,心脏彩超、心电图和冠状动脉CTA各有其独特的优势与局限。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检查手段,以实现最佳的诊断与治疗效果。了解这些检查的特点,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配合医疗决策。
宣武医院超声诊断科科普号2025-08-04162
0
0
-
如何通过冠脉造影结果来判断冠心病的严重程度?
冠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黄金标准。如果冠脉血管狭窄程度小于50%,一般认为是正常或者是轻度冠脉狭窄;如果冠脉血管狭窄程度在50%~70%,一般认为是中度冠脉狭窄:如果冠脉血管狭窄程度大于70%,一般认为是重度冠脉狭窄。
陈建兵医生的科普号2025-08-04717
0
2
-
做冠状动脉CT应该特殊注意的两点
冠心病患者在进行冠脉CT检查时,确实需要注意一些重要事项,以确保检查顺利进行并避免潜在风险。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科普这方面的内容。首先,冠脉CT与普通CT不同,它需要在体内注射一种名为造影剂或对比剂的药物。这种药物富含碘成分,对于帮助医生清晰观察冠状动脉情况至关重要。然而,正因为其特殊性,患者需警惕过敏风险。过敏反应可能表现为皮疹、皮肤瘙痒、红斑,甚至水肿和呼吸困难。若出现急性过敏反应,应立即告知医生并采取抗过敏治疗。同时,也需留意迟发性过敏反应,即检查完成后数日出现的症状,同样应及时就医。其次,关于造影剂的代谢问题,它并不会被人体分解用于能量供应,而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在排出过程中,有可能对肾脏造成轻微损伤。对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而言,多喝水通常能有效促进造影剂的排出,减少对肾脏的影响。然而,对于肾功能不佳或对造影剂特别敏感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肌酐轻微升高的情况,即肾功能轻微下降。此时,通过适当饮水和利尿措施,大多数患者的肾功能能逐渐恢复。但最严重的情况是急性肾损伤,这虽然发生概率极低,但一旦出现,可能需要透析治疗。因此,冠心病患者在接受冠脉CT检查时,务必牢记这两方面的注意事项。一是警惕过敏风险,无论是急性还是迟发性过敏反应,都应及时就医处理。二是关注肾脏健康,检查后多喝水以促进造影剂排出。只要遵循这些建议,大多数患者都能顺利完成检查并避免不必要的风险。以上就是我关于冠心病患者做冠脉CT时需要注意事项的科普内容。希望大家能够牢记这些知识点,在需要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应对。
心脏血压血脂讲谈一一李明洲医生的科普号2025-08-04925
0
8
-
什么是冠状动脉造影?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话题是冠状动脉造影是怎么回事?这个问题也是在日常临床工作中患者经常询问的问题。要想了解冠状动脉造影,首先要了解冠状动脉在哪里?冠状动脉是供应我们心脏的动脉血管,而造影指的是应用在X线下可以显影的对比剂使冠状动脉管腔的形状能被医生观察到,最终可用于判读冠状动脉有无严重的狭窄。需要提醒患者的是,冠状动脉造影是一项有创检查,一般有桡动脉和股动脉两种入路可以选择。这两种入路创伤小,均为局部麻醉。目前我们常规选择的是经桡动脉途径,术后患者可下床活动,而穿刺股动脉后则需平卧24小时,另外穿刺股动脉后所出现的血肿,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也多于经股动脉途径。
刘德敏医生的科普号2025-08-04378
0
2
-
冠脉造影与冠脉CTA对比优点
1.冠脉造影优点:冠脉造影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显影效果好,假阳性和假阴性率均较低。一旦发现问题,可以紧接着造影术后开展支架置入术,快速解决问题。此外,绝大部分患者能接受,限制小。2.冠脉CTA优点:冠脉CT能很好地显示血管的开口情况;能很好确定斑块性质,通过对斑块CT值的测定,可靠地鉴别钙化与非钙化斑块,指导冠心病的危险分级;可对冠脉进行任意角度的观察,充分显示病变;危险性小,程序简单,费用低;可排除有无冠脉支架内再狭窄,可以对支架断裂、变形及支架重叠等进行复查,桥血管通常情况显示清晰,但由于金属支架的影响,导致对血管狭窄和支架通畅程度判别会出现误差,不如直接冠脉造影清楚准确,对旁路移植术后复查优势明显。
李梓烨医生的科普号2025-08-04696
0
3
-
如何看懂冠脉CTA报告?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简称冠脉CTA,是一种非创伤性的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主要用于评估冠状动脉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冠脉CTA报告上常出现的词汇“斑块”,冠脉CTA对斑块成分分析是根据CT值来界定的:脂质斑块,CT值<0HU;纤维斑块,CT值:20至30HU;钙化斑块,CT值:500至1000HU。一般脂质斑块和纤维斑块较难区分,放射科医师常用“纤维脂质斑块”或“软斑块”来泛指非钙化的斑块,同时具有纤维脂质和钙化成分的斑块,为“混合斑块”,又叫做“粥样斑块”。如果冠脉出现斑块,可能会导致血管相应的狭窄,狭窄程度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呢?目前,国际上通用的管腔狭窄标准有6个分级(直径测量法)。正常:无斑块,无狭窄;轻微:有斑块,狭窄<25%;轻度:有斑块,狭窄25%至49%;中度:有斑块,狭窄50%至69%;重度:有斑块,狭窄70%至99%;闭塞:100%狭窄。冠脉CTA检查的优势在于无创、费用低、操作简便,不仅仅能显示管腔的狭窄,还能显示斑块的大小、形态,敏感性高,但阳性预测值较低,阴性预测值较高。通俗的说,冠脉CTA提示冠脉无狭窄比较可信;提示中度和重度狭窄也比较可信,需要做冠脉造影确认,或者进行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或心肺运动试验评估冠脉血流及储备功能;但提示冠脉轻度狭窄和轻微狭窄,临床上不可信有明确的冠脉狭窄,需要分析危险因素和具体症状。冠脉CTA提示心肌桥,是比较可信的结论。心肌桥是天生存在的,属于正常冠脉的解剖变异,并非后天获得的异常,因此95%以上的心肌桥不会引起心绞痛,无需担心心肌桥的存在影响生命。冠脉CTA提示冠脉钙化,给出钙化积分。冠脉钙化积分标准分为五级。1.第一级:积分为0,表示没有钙化没有斑块。2.第二级:积分为0~10,表示有极少的斑块,但患冠心病的可能极小。3.第三级:积分为11~100,表示有少量斑块,有患冠心病可能。4.第四级:积分为101~400,表示有中等程度的斑块,患冠心病的危险性高。5.第五级:积分大于400,表示血管中有大量斑块存在,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极高。当检查结果积分小于100时,患冠心病的可能较小,改变生活饮食习惯,饮食清淡,适当运动,睡眠充足即可有效预防冠心病;当积分大于100时,说明患冠心病的可能较大,需要积极就医治疗,医生根据积分标准来判断动脉斑块和冠心病程度,指导对应的治疗方案。总之,冠脉CTA检查技术日益成熟,对于冠脉各类疾病的诊断、冠脉搭桥或支架置入术前术后评估等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肥胖、心律不齐等因素也可能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医生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以做出准确的诊断。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与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和基于冠脉CTA的冠脉血流储备分数(CT-FFR)结合使用,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张兆国医生的科普号2025-08-043141
0
4
-
冠脉造影和冠脉CT 两种检查,我们怎么选才更好?
冠脉造影和冠脉CT是评估冠状动脉状况的两种重要方法,它们在心血管疾病诊断和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下是这两种检查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分析,以及帮助患者选择适合自己的检查方式的建议。一、冠脉造影(心导管检查)1、优势:准确性高:冠状动脉造影是金标准对心脏血管疾病的诊断,能够精确评估冠状动脉的狭窄和阻塞情况。即时治疗:在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同时,医生可以及时进行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等治疗性操作,无需二次手术。详细评估:可以评估心脏血管的细节问题,包括冠状动脉的每一个小支和血流状态。2、劣势:侵入性检查:需要通过动脉穿刺,存在出血、感染等风险,通常需要住院才能安排检查。使用对比剂:对于有肾功能问题的患者,使用含碘对比剂可能增加肾脏损伤的风险。有一定辐射:虽然实际辐射剂量有限,但对于某些特定人群(如孕妇)需要谨慎考虑。二、冠状动脉增强CT1、优势:非侵入性:相比心导管检查,CT扫描的侵入性较小,对患者造成的身体伤害和不适感较低。另外,对于筛查冠状动脉先天性发育畸形有相对优势。方便快捷:检查过程相对简单快速,可在门诊完成预约和检查。检查费用低于冠脉造影。早期诊断:特别适合于无明显症状但有冠心病风险因素的人群进行早期筛查和评估。2、劣势:分辨率有限:虽然现代CT技术已经非常发达,但对于小血管或轻微狭窄的发现及评估,其准确性还是略逊于传统的冠状动脉造影。此外,冠脉CT检查由于需要通过静脉留置针进行高压注射造影剂(对比剂),有时会发生造影剂渗漏导致局部组织水肿等不良反应。对比剂和辐射:同样使用对比剂,对于有特定健康状况的患者(如严重肾功能不全)需要慎重考虑;CT检查也会带来一定的辐射。三、检查选择建议对于已经有明确心绞痛症状或强烈疑似有冠心病的患者,推荐选择冠脉造影,因为如果发现病变,可以立即进行治疗。对于无症状但有冠心病风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的人群,或者需要评估冠状动脉疾病风险的患者,可以考虑冠脉CT,作为一个相对非侵入性的筛查方法。如果患者曾经发生过含碘造影剂导致的过敏性休克,这两种检查方式最好都不要选择。患者最终选择哪种检查方式,应根据患者自身的健康状况、医生的建议以及检查可用性等因素综合考虑。重要的是,与专业医生进行详细沟通,确保选择最适合自己情况的检查方式。
朱小刚医生的科普号2025-08-04868
0
7
-
冠状动脉CT就是冠状动脉造影吗?为什么必须住院才能做?
心脏血压血脂讲谈一一李明洲医生的科普号2025-08-04219
0
3
相关科普号

孙福强医生的科普号
孙福强 副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外科
18粉丝1061阅读

邢钰医生的科普号
邢钰 副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4841粉丝43.1万阅读

魏水生医生的科普号
魏水生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心内科
161粉丝6.6万阅读